


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9-23 09:05
□王兆貴
《世說新語》里有個故事:殷仲堪官拜荊州刺史,上任時正趕上水澇歉收,日常飲食不過粗茶淡飯,別無珍饈,飯粒掉在餐桌上,他總要撿起來吃掉。這般舉動,表面是為以身作則,內里卻是樸素天性的自然流露。他常對子弟們說,身居高位也要堅守清貧,這是讀書人的根本。
殷仲堪之所以能“居高位而不易其本”,成為一代名士,并非靠家世淵源,而是依靠自我操守?。正所謂,人這一生,最大的貴人無非是自己?。
真正的貴人不是等來的,而是自己先成為值得被看重的人。《世說新語》中的名士,極少是靠“偶遇貴人”而成功的。他們不曾卑躬屈膝地求人提攜,而是先修煉自身,讓自己具備被尊重的價值。
謝安在東山隱居數(shù)十年,朝廷多次征召均不出仕,卻在清談、圍棋與詩酒之中磨礪出非凡的氣度與政治智慧,最終“東山再起”,力挽東晉危局。嵇康拒絕司馬氏的拉攏,寧死也要堅守獨立人格,臨刑前的一曲《廣陵散》,更讓后世敬仰千年。
與其空想“遇到貴人改變命運”,不如先修煉自己:沒有真本事,貴人想幫都找不到著力點;若真有潛力,根本不用刻意攀附。當你堅持在黑暗中前行時,自然會吸引為你指路的人——這才是貴人的本質。
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里,庾亮贊譽周顗:“此人,人之水鏡也,見之若披云霧睹青天?!闭嬲母呷耍瑹o需外求,他們本身就是一面鏡子,能讓他人看清自己。與其費心尋找貴人,不如先修煉成能映照自我的人——你的價值,才是最高級的“人脈”。而能參透這一點的你,早已是自己的貴人了。
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